|
現行法對勞務派遣工權利保護的規定 |
現行法對勞務派遣工權利保護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對勞務派遣工權利保護的相關規定 世界范圍內許多國家都專門針對勞務派遣進行了立法,日本的《勞動者派遣法》以及臺灣的《勞動派遣法草案》,都專門對勞務派遣行業進行了規制,①美國雖然沒有專門的勞務派遣法,但針對勞務派遣的各種規定也散見于聯邦法與各州法之中,如: 《國家勞動關系法案》、《公證勞動標準法案》、《職業安全和衛生法案》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可謂是我國目前規制勞務派遣行業最主要的法律依據,其中第五章第二節專節規定勞務派遣的相關事項,為解決我國勞務派遣行業的混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主要規定了關于勞務派遣的以下幾方面內容:設立勞務派遣單位的注冊資本應當不低于五十萬元;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其雇傭的勞動者訂立兩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且向其按月的支付勞動報酬;當勞務派遣工沒有用工單位需要時,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按照其住所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勞務派遣工支付勞動報酬;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的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勞務派遣工將要從事的崗位、工作期限、勞動報酬以及社會保險費的數額和支付方式;勞務派遣工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勞務派遣工有在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組織或參加工會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向勞務派遣工提供符合國家勞動標準的勞動條件與勞動保護及其他用工單位應當履行的義務;勞務派遣從事的工作崗位應當符合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的特點;等等。這些內容對勞務派遣三方主體各自的權利、義務都有涉及。 (l)勞務派遣行業組織形式的規定與較高注冊資本的規定 由于我國早期的勞務派遣產生原因在于應對國家不允許外商企業直接雇傭我國勞動者的政策,以及解決下崗工人的再就業,所以我國早期的勞務派遣單位大部分是下屬于各地方勞動部門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7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五十萬元!边@一條款為各類市場主體從事勞務派遣行業設立了門檻,并確定了勞務派遣的組織形式。依據此規定,勞務派遣單位的組織形式應當是公司,而公司法中規定公司設立的注冊資本下限為3萬元即可,勞務派遣行業的注冊資本下限卻高出其16倍多,可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出臺后,并非任何機構、個人都能夠隨意從事勞務派遣行業。只有具備一定經濟實力,且能夠獨立對勞動者、對用工單位承擔責任的公司法人才能從事勞務派遣行業。對勞務派遣單位組織形式以及最低注冊資本金的規定,成為了保護勞務派遣工權利的基礎。 (2)對勞務派遣工平等地位的保護 前文中筆者以可口可樂違規使用勞務派遣工的事件為例論述了勞務派遣工與直接雇傭勞動者實際享有權利的不平等!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則以專門法條強調了勞務派遣工的同工同酬權、組織參加工會權、在崗培訓權。這三項權利都是勞務派遣工作為勞動者中的特殊類型,與直接雇傭勞動者處于平等地位上應當享有、卻難以享有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63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睆闹形覀兛梢泽w會到立法者力求平等、公平的理念,勞動者相同的付出,當然應當收獲同樣的報酬。無論是哪種用工形式,勞動者的本質是不變的,勞動力的價值也是不變的,不能因為用工形式的不同而區別對待勞動者。此條為實踐中勞務派遣工獲得與直接雇傭勞動者相同的工資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64條明確規定:“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2條規定:“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边@是工會的定義和最基本的職責。工會是勞動者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制衡用人單位濫用權利,發表利益訴求,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平臺,工會作為企業內勞動者的群眾組織,是勞動者利益的代表和維護者,對勞動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確規定勞務派遣工組織、參與公會的權利,有利于勞務派遣工與其他勞動者團結起來,依靠工會的力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勞動合同法》第62條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蹦承⿳徫坏奶厥庑詻Q定了在崗培訓、崗前培訓的必然性,特別是具有危險性的崗位,如果不培訓直接上崗,可能會給被派遣勞動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或者是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如果不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就無法勝任工作。本條規定可以說既保證了勞務派遣工的培訓權,又維護了勞務派遣工的安全權。 (3)對勞務派遣工特殊權利的保護 此處勞務派遣工的特殊權利,指的是由于勞務派遣中雇傭與使用分離,而導致勞務派遣工應當享有的某些權利。主要包括:與派遣單位訂立2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權利;對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間的勞務派遣合同內容的知情權;合同期限內無工作也應獲得工資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8第2款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份勞動合同,確定了勞務派遣工與勞務派遣單位間的關系,勞務派遣工的權利受到損害時,這份勞動合同就是要求勞務派遣單位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法律沒有規定直接雇傭勞動者勞動合同期限年數下限,卻以“二年”作為勞務派遣工合同期限的下限,也可以說是充分考慮到了勞務派遣工就業的不穩定性,避免他被勞務派遣單位用過即棄,難以再就業的現實。 《中華人民共租國勞動合同法》第60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逼胀▌趧诱哂喠趧雍贤际怯善浔救酥苯优c用工單位進行協商,確定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務派遣工卻無法與事實上的用工單位直接協商,只能由其雇主—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進行協商,通過二者的協商確定勞務派遣工所要從事的崗位、工作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等。由于勞務派遣協議中的內容大部分與勞務派遣工的切身利益不可分割,因此他當然有權知道協議的內容。這一條款一方面維護了勞務派遣工對工作崗位、勞動期限等事項當然的知情權,又能防止勞務派遣單位不按約定的數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福利及社保費用,可以說是保護勞務派遣工的重要舉措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58條第2款還規定:“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其按月支付報酬!痹摋l款體現了勞務派遣單位的特殊雇主責任。普通勞動者不工作,雇主不會支付酬勞,而該條款硬性規定了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就算勞務派遣工沒有工作,勞務派遣單位也應當根據勞動合同履行其雇主義務,向勞務派遣工支付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報酬。該條有利于維護勞務派遣工的生存權。 (4)明確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義務 如果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各自的義務不明確,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容易互相推誘責任,勞務派遣工的權利就難以保障!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義務分別作出了規定。其中,勞務派遣單位的義務包括: 作為勞務派遣工的雇主,向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與勞務派遣工訂立二年以上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義務;向勞務派遣工支付報酬的義務;告知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協議內容的義務。用工單位的義務包括:向勞務派遣工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的義務;告知勞務派遣工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的義務;支付勞務派遣工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的義務;對勞務派遣工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的義務,等等。權利義務本身就是相對而生的,與前述義務對應的,就是勞務派遣工的各種權利。因此,明確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義務,既是對勞務派遣工權利的保護,也有利于分配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二者對勞務派遣工所應當承擔的責任的范圍。 2.其他現行法律保護勞務派遣工權利的相關規定 (l)對逆向勞務派遣的禁止 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部長劉繼臣指出,逆向勞務派遣就是指一些單位利用自己員工合同到期的情況,或者故意讓自己的員工與自己解除勞動合同,在這種前提之下,不與他們繼續或重新訂立勞動合同,而是讓他們到自己指定的某一家勞務派遣單位去,和這個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自己再以接受勞務派遣的形式讓自己原來的職工繼續為自己工作。①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S條規定,作為原用人單位的用工單位及其所屬單位,都不得單獨出資或合伙出資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自己派遣勞動者。對逆向勞務派遣的禁止,一方面維持了直接雇傭勞動者的權利,另一方面限制企業作為實際用人單位投機取巧,將提高勞動者工作時間、削減勞動者工資作為一種擴大利潤的方式。 (2)將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作為勞動爭議的共同當事人 盡管勞動爭議的產生可能與勞務派遣單位或用工單位之一并無關系,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2條第2款規定,當勞務派遣工與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這兩者中的任何一個產生勞動爭議時,都要將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作為共同的當事人,參與勞動爭議仲裁。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同時參與仲裁或訴訟,不僅可以由專業的法律人士通過調查得出勞動爭議產生的具體原因,也可以判定勞動爭議的產生究竟是勞務派遣單位還是用工單位沒有按照法律規定履行自己的義務,責任應當由誰來承擔,可以說,避免了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私下推誘責任。仲裁機構或法院的介入,能夠清查是否存在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私下勾結,隱瞞勞務派遣工實際應得工資、實際應當享受的福利待遇等情況,而勞務派遣工自身是不具備這種調查能力的。 |
來源:廣州華路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06-17 21:40:01 |
·上一條:保護勞務派遣工權利法律存在的不足·下一條:我國勞務派遣工的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