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筆趣閣

繁體版 簡體版
新筆趣閣 > 唐朝下的蛋 > 第363章 二征淮南

第363章 二征淮南

最快更新唐朝下的蛋最新章節(jié)!

車駕臨離開大梁之際,李谷、范質(zhì)、王溥三宰相聯(lián)名上表,奏請先立皇子們?yōu)橥?,柴榮沒有答應,說道:“諸皇子都還年幼,而且功臣之子尚未加恩,卻先封朕的兒子,朕能心安嗎?”諸將聽說后,皆大為感奮。

二月十七日,柴榮親率大軍又離開了大梁!群臣與百姓們皆至大梁門夾道相送。百姓們發(fā)現(xiàn):此次天子南征,與上一次大有不同,除了天子所率領的三萬步騎軍外,另外還有一支近萬人的水軍艦隊!

原來,去年柴榮率軍南征以來,見南唐水軍橫行于江河之上,周軍根本就拿他們沒有辦法,心中一直憤憤不已。回到大梁后,他便在大梁城西的汴水之側,打造了數(shù)百艘輕型戰(zhàn)艦、三百艘齊云巨艦,命南唐降兵教習周軍水戰(zhàn),只用了短短的幾個月,周軍水師就已建成,而且戰(zhàn)船配置、炮箭兵力,猶勝于南唐水軍。此時,柴榮便命右驍衛(wèi)大將軍王環(huán)率領水軍從閔河沿著潁水進入了淮河,南唐軍一見,盡皆大驚失色。

柴榮有感于“白甲軍”一事,此次南下特別下詔,嚴明軍紀,禁止搶掠。柴榮率軍與駐扎在下蔡的張永德合兵一處后,即趁夜渡過淮河,再次抵達壽州城下。次日一早,柴榮即親自披掛上馬,率領大軍至紫金山之南安營扎寨。

大軍扎營之際,柴榮在張永德、趙匡胤、高懷德等將的簇擁下登上了紫金山西側的一處高坡,俯首探看南唐軍寨。只見南唐軍共有十八座大寨,每座大寨中,皆有一座中軍大帳,以中軍大帳為核心,皆環(huán)擁著上百座大大小小的軍帳,箭樓、瞭望臺林立于樹叢之中,鹿砦重重,警戒密布,戰(zhàn)備甚是嚴整。柴榮看罷,即命張永德率領勁弓強弩埋伏于高坡之旁,命趙匡胤率步軍攻襲第一寨,并令其詐敗,將南唐軍引誘至高坡前。

趙匡胤領命,率一千步軍向第一寨沖去,南唐軍果然空寨而出,趙匡胤邊打邊退,一直退到高坡之上。待唐軍全都進入箭程后,張永德高叫一聲:“發(fā)箭!”一時間,飛蝗般的利箭遮天蔽日地射向南唐軍,南唐軍紛紛中箭倒地,盡皆抱頭回竄,趙匡胤趁勢率軍急追。就這樣,周軍占領了唐軍第一座軍寨。次日,趙匡胤率領數(shù)千周兵再攻第二寨,吶喊著從北門攻入,南唐軍開南門遁走。當晚,柴榮分兵把守諸軍寨后,又回到下蔡。

朱元率軍北上以來屢屢建功,卻引起了陳覺的忌恨。陳覺多次上表金陵,造謠說朱元大梁故舊頗多,與周軍暗里往來頻繁,絕不可讓他帶兵。李璟信以為真,竟打算用武昌節(jié)度使楊守忠取代朱元。

楊守忠抵達濠州后,陳覺以齊王李景達之名,召朱元至濠州議事,準備奪其兵權。朱元早已聽到風聲,知道此去定會受制于陳覺,心中甚是為難:若是降周,金陵的妻兒必然不保;若前往濠州,受屈辱不說,很有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門客宋垍勸道:“大丈夫何處不富貴?何必為了妻兒而死呢?”一句話點醒了朱元,當夜,即舉寨向周軍投降了。

朱元本就在唐軍中頗有聲望,尤其是此次率軍渡江北上以來,更是敗少勝多,這在唐軍中尤為罕見,因而聲望日隆。因而,跟隨他降周的南唐兵,竟有上萬人之多!柴榮大喜,便決定趁此良機蕩平紫金山唐軍。

趙匡胤建議,為防紫金山潰軍沿淮河東逃,應遣一軍先駐扎在紫金山之東。柴榮深以為然,立命虎捷左廂都指揮使趙晁率數(shù)千水軍沿淮河而下。

次日一早,柴榮列軍于趙步,命諸將全力沖擊南唐紫金山各寨。南唐軍這時已經(jīng)知道了朱元降周一事,人人惶惶不可終日,故而,周軍剛剛發(fā)起攻擊,各軍即四散潰逃了。此一戰(zhàn),僅臨陣投降的唐軍就有近兩萬人,許文稹、邊鎬、楊守忠、朱仁裕等南唐名將皆被生擒。

正如趙匡胤所料,南唐潰軍果然沿淮河東逃,柴榮親自率領數(shù)百騎軍從趙步出發(fā),沿淮河北岸追擊,諸將則率步騎軍沿南岸追擊,趙晁則率水軍沿中流而下,南唐兵就如被追趕的鴨群一般,四處亂竄,戰(zhàn)死、溺死及被俘者達四萬多人,周兵奪得戰(zhàn)船、戰(zhàn)艦、軍糧、兵械是不計其數(shù)。

劉仁贍聞聽紫金山之敗,不禁扼吭嘆息,連呼:“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柴榮隨即調(diào)發(fā)近縣壯丁數(shù)千人,于渦口淮河南北兩岸各筑一城,并于其間架設橋梁,如此,便將濠州至壽州的應援水路就完全隔斷了。恰在此時,淮水暴漲,南唐濠州都監(jiān)郭廷謂率領水軍趁機逆流而上,準備趁周軍不備,掩襲周兵,焚毀渦口浮橋。不想,此事被右龍武統(tǒng)軍趙匡贊探知,并于半路設伏,將其擊退。

齊王李景達的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李景達、陳覺等狼狽地逃回了金陵,南唐朝野萬分忷懼。李璟只說了一句“國家竟然到了如此地步”眼淚就流了下來,再也說不下去了。李征古竟然說道:“陛下此時應當治兵御敵,哭哭啼啼又有何用?這又不是酒喝多了,也不是嬰兒找不著乳母了!”李璟聞聽此言,面色大變,正要發(fā)作,卻見李征古舉止自若,想了想,便沒與他計較。

李璟只好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司天監(jiān)奏道:“天象有變,人主宜避位禳災?!?/p>

李璟心中一凜,但表面上卻沒有顯露出來,還故意嘆道:“眼下禍難連連,我也想解除萬機之煩,棲心于沖寂,但不知將國家委托于何人?”

李征古大聲說道:“宋公乃不二人選!宋公實為造國圣手,陛下如厭煩萬機,何不舉國授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