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筆趣閣

繁體版 簡體版
新筆趣閣 > 大隋說書人 > 072.墨云踏雪

072.墨云踏雪

說出來其實也很簡單。

這個世界的武學神通體系分兩種。

一種,叫做武功。

而另一種,叫做神通。

所謂的武功和李臻后世理解的一樣,就是強身健體,磨練技藝的招式。

而神通則只有到達了出塵境界的人,才能用。

李臻這種莫名其妙出塵的不說,枳鸞那種天生的修煉者也不提。

就單說一個正常人需要走的過程是:先學會武功,以武功調(diào)動自身血氣,磨練肉體,錘煉技巧,行功運氣,積攢內(nèi)力。

內(nèi)力不是炁。

而是炁的弱化版。

是以自身血氣催發(fā)而成。

而這種人,在一些小說里可能就是什么絕世高手了。但在這個世界,卻只是不入流的存在。

本質(zhì)的區(qū)別就在于這天地之間所存在的炁。

人的身體,是有極限的。自身血氣無論怎么催發(fā),也只有那么多??蛇@天地的炁,是無限的。所謂的修煉者,何為“出塵”、“自在”、“悟道”、“超脫”?最本質(zhì)的一個要求,便是利用天地之炁在戰(zhàn)斗,而不是純粹的依靠自身的內(nèi)力。

武功再高,內(nèi)力在深厚,終究是有窮盡時。

所以,用天地之炁來戰(zhàn)斗,才是上乘。

這也是武夫與修煉者的區(qū)別。

武夫只是凡夫俗子,而當一個人堪破生死關(guān),納天地之炁入體后,在這個世界來講,就已經(jīng)不是凡人了。

這就是所謂的出塵。

而出塵對于修煉者而言,也只是最低境界。

在這個期間,修煉之人還沒有完全脫離人體自身的束縛,所運用的方式也依舊是納天地之炁入體,如同修建了一座水庫,一點點的積攢這些炁。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還沒完全超脫于凡人。

而這也是目前修煉者所停留最多人的境界。

出塵,便是如此。

這個時期的修煉者能用的神通還非常淺顯,粗糙。武學大家面對出塵之人,未嘗沒有一戰(zhàn)之力。

因為后者還沒有完全脫離凡塵的桎梏。

而第二境“自在”便不同了。

天地之炁,自在如我。

這個時期的修煉者不在拘泥于笨拙的納天地之炁于自身,而是溝通天地,化天地之炁如真我。

一念天地動。

逍遙自在,隨我驅(qū)使。

至此,這方天地再無束縛。

而當聽到商年的這個形容時,李臻不知道怎么的,就想到了狐裘大人……

那種天地寒冷之炁瞬間化作火焰,燃盡積雪卻沒傷害草木分毫的手段……不就像是“自在境”的描述么?

而商年對自在境的描述也就這么多。

甚至怎么達到自在境他也不知。

至于接下來的“悟道”、“超脫”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他現(xiàn)在還是個矜矜業(yè)業(yè)打熬身體,打算在28歲沖擊出塵的雷虎門外門弟子呢。

等什么時候出塵了,什么時候才能進內(nèi)門。

30歲,是一道坎。

30歲之前如果沒成為修煉者,那么這輩子基本是沒什么希望了。

俗話說三十而立,一般這個節(jié)骨眼也被認為是最適合沖擊生死關(guān)的時候。因為思想已經(jīng)成熟,能夠很客觀的面對那“生死間”的大恐怖。

而若沖關(guān)成功,一步踏入出塵,從此便徹底告別了凡俗武夫之路了。

進入內(nèi)門后,待遇什么的都會高很多。

而正思付期間,等李臻回過神來時,那群人已經(jīng)各個翻身上馬,分作兩隊,一隊在前,一隊往隊伍的末尾趕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