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筆趣閣

繁體版 簡體版
新筆趣閣 > 智相 > 第三十六章 殿試

第三十六章 殿試

最快更新智相最新章節(jié)!

此時,聽到太子太傅的啟奏,趙禎微微搖了搖頭,面帶慈悲:“太子太傅言重了。這位年輕貢士,初到大殿之上,心情緊張在所難免。朕一問話,不免血氣翻涌,嘔吐也是正常的??雌饋?,這考科舉,還是辛苦得很,傷了身體。諸位貢士,平日里一定要多注重休息,加強營養(yǎng),才能來日方長,為我江山社稷建言出力?!?/p>

官家一發(fā)話,形勢斗轉(zhuǎn),諸位貢士原以為是雷霆萬鈞到來,結(jié)果卻是和風(fēng)細雨,又聽到皇帝關(guān)心自己的身體,個個感激涕零,立即下跪謝皇恩。

柳明下跪的同時,心中也對這位皇帝好感印象大增。歷史上都說仁宗皇帝天性仁孝,對人寬厚仁和,如今親眼所見,果然是如此。柳明不禁有些慶幸,還好自己沒有穿越到嘉靖或者隋煬帝那種陰鷙兇狠的朝代。

殿試終于開始,諸位貢士坐在考桌前,面對著考卷,個個聚精會神,凝思冥想起來。

由于殿試不黜落,只是排名不同,因此考生們的心情還算放松。

考試內(nèi)容為,一詩一賦一策論,時間是整個白天,在太陽落山之前交卷。柳明知道,詩和賦其實都是重點,重點便是那篇策論。因是官家親自出題,很可能借此尋找和他想法相同的人才。

柳明做題也】,是行云流水一般,轉(zhuǎn)眼一個時辰后,便開始主攻策論之題。

拿到策論題目,柳明心里抽了一下——“論古今長治久安之道?”

這道題目,曾經(jīng)是漢武帝為了招賢納士,廷試出的題目,為此吸引了大批如董仲舒般的人才。

除了柳明外,其他的貢士猜測道,這大概是仁宗皇帝想繼續(xù)改革,因此招賢納士。想到這,幾人眼光都不約而同地瞄向了王安石,心想這位臨川貢士那可是改革的達人啊,之前就在會館內(nèi)宣揚著自己的改革建言。這次,官家親自出題,這狀元也非王安石莫屬。

只見王安石做完詩賦,見到那策論之題,聯(lián)想到當(dāng)初漢武帝廷試的改革背景,士氣大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刷刷地寫了個標題——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臣愚不肖,蒙恩備使一路。今又蒙恩召還闕廷,有所任屬,而當(dāng)以使事歸報陛下。不自知其無以稱職,而敢緣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陛下詳思而擇其中,幸甚!”

“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遠,所遭之變,所遇之勢不一,而欲一一修先王之政,雖甚愚者猶知其難也。然臣以謂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謂當(dāng)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相去蓋千有余載,一治一亂,其盛衰之時具矣。其所遭之變,所遇之勢,亦各不同,其施設(shè)之方亦皆殊,而其為天下國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嘗不同也。臣故曰:當(dāng)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列革,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

文德殿內(nèi),其他貢士還在思考的時候,唯獨王安石已經(jīng)如行云流水一般,將自己的報復(fù)和想法,全部附于紙墨。

在這篇文章中,王安石希望首先從政治改革的要求出發(fā),提出了人才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在他看來,人才是變法的根本和核心,變法的主體是人,而變法首先也是為了人,人的改變是變法的先決條件和最后歸宿。

寫到一半,王安石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試卷已經(jīng)答滿了,這策論規(guī)定字數(shù)也就兩千字左右??墒莾汕ё謱τ谕醢彩瘉碚f,連個頭都沒開,他伸手朝身旁的宦官示意,自己需要再備兩份答卷。

宦官又拿上了兩份空白考卷給他,讓王安石可以繼續(xù)完成他的策論。

主持考試的翰林學(xué)士富弼,見王安石這年輕人連要了兩張空白試卷,有些奇怪,走上前來,站在王安石身邊,看著其所作的策論,頓時一驚,這字字珠璣,鞭辟入里,實在是驚為天人的文章。

即使在朝的京官們,很少也有人能夠像這位臨川貢士,看問題如此深刻。富弼看著滿心歡喜,心中卻又升起一股憂慮。這一旁的柳明,自己的同門師弟,不就是落了下風(fēng)?

富弼知道柳明已經(jīng)連中兩元,很有可能成為宋朝開國以來第一位連中三元的考生。如能取得此成績,自然是臉上有光。可是富弼判斷得出來,這王安石的策論,做得實在是異常完美,而且觀點新奇。

他略帶擔(dān)憂地走到自己的學(xué)生柳明旁邊,想看看他的策論做得如何。然而,見到柳明的文章內(nèi)容,這位大學(xué)士眉頭凝結(jié)起來,眼神中帶著疑惑不解。

這柳明,為何這般行事?

殿試仍然在進行中,這王安石又要了兩張空白考卷,讓殿中主考官頻頻稱奇。

一旁的給事中在富弼耳邊低語道,“這王安石,莫非寫了一萬字?是否還要給他空白考卷?”

富弼低語道:“雖說策論只是兩千字。但是我觀此人文章寫得甚為精妙,見解獨特。官家性格寬厚,不拘一格降人才,那王安石想寫幾張,就給他幾張空白卷紙吧?!?/p>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